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 | 入展作品选登(十二)
第一部分 万方乐奏换新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人民五亿不团圆”的局面,形成了“万方乐奏有于阗”的盛景。党中央紧紧依靠新疆各族人民,顺利实现新疆和平解放,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剥削和压迫制度,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新疆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党的民族政策在天山南北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发展,为新疆发展和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单元 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疆
自治区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下,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以高昂的斗志与热情,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新疆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基础设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展项3:坚持探索前进 夯实发展基础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大力开展工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新疆实现了从百废待兴向欣欣向荣的历史性跨越。
1964年7月,毛泽东同志接见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新疆民族班全体毕业学员。©版权图片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1958年9月,朱德同志在喀什市色满公社与社员座谈。©版权图片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1958年,六道湾煤矿已拥有现代化大型煤矿设备。©版权图片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乌拉泊水电站是新疆解放后建设的第一座水电站,1955年开始正式发电。©版权图片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新疆高度重视棉花生产,逐步发展成为国家重要棉花生产基地。图为1953年,玛纳斯河流域2万亩棉田平均单产达200公斤,创全国棉花亩产纪录。©版权图片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1966年4月,刘少奇同志出国访问归来,在乌鲁木齐机场受到各族群众热烈欢迎。©版权图片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1964年5月,时任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在喀什调研,和农民交流。©版权图片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1958年,兵团创办8个共青团农场,共开荒8.7万亩,播种3.5万亩。图为农七师共青团农场(现一三〇团)成立。©版权图片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1957年至1958年,兵团组织人员向塔里木进军,开发农一师阿拉尔垦区和农二师塔里木垦区,共建成17个大型国营农场,开荒造田120万亩。©版权图片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可可托海3号矿脉盛产锂、铍、钽等稀有金属,为国家尖端工业提供战略资源。图为中苏合营时期的可可托海矿区。©版权图片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1971年,新疆第一汽车配件厂员工在检查产品质量。©版权图片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1961年2月,自治区党委召开工作会议,决定调整农业布局,在北疆地区重点发展粮食种植业,从此改变新疆长期“南粮北调”的局面。图为农四师肖尔布拉克地区小麦丰收外运时的情景。©版权图片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1974年,和田地毯厂的老工人和青年工人研究新的地毯图案。©版权图片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1974年4月,穿越天山的独山子至库车公路开工建设,1983年9月全线通车。图为1982年3月,基建工程兵在独库公路建设现场施工。©版权图片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10周年
196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10周年庆祝大会现场。©版权图片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1965年10月1日,受中共中央委托,贺龙同志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10周年庆祝大会,代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向新疆各族人民致以热烈祝贺。©版权图片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