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边”为笔绘就产业新篇 吉木乃县借“双市场”重塑能源装备产业格局
四月的吉木乃县春潮涌动,在阿勒泰泰胜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百米高的塔筒整齐排列,焊花与朝阳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震撼的工业生产图景。
4月16日,记者走进车间看到,轰鸣的机械声、穿梭的物流车、忙碌的工人,共同演绎着新能源装备制造的“速度与激情”。该基地正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转,一批批高标准风机塔架持续下线,为全疆乃至中亚地区的新能源项目建设输送核心装备。
作为吉木乃县新能源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阿勒泰泰胜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风电装备生产基地年总产值达1.82亿元,增加值1600万元,具备生产1.5兆瓦以上各类重型风机塔架的能力。其先进的生产设备和高效的工艺流程,正推动着吉木乃县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迈上新台阶。
阿勒泰泰胜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建军说道:“我们选择落户吉木乃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就是看中这里国内、国外‘双市场’的辐射能力。凭借吉木乃县独特的区位优势,公司市场辐射半径超过500公里。生产的设备不仅能满足新疆本地新能源建设需求,还可借助口岸通道,便捷进入中亚风电市场,实现‘两条腿’走路。”
吉木乃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清洁能源发展规划同样引人注目。目前,区域内清洁能源在建规模达180万千瓦,新建规模100万千瓦,同时还储备了200万千瓦,展现出其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强大发展潜力。这一能源布局不仅为当地产业注入新动能,也为装备制造企业开辟了广阔市场。
阿勒泰泰胜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建军说道:“这种‘双市场’模式,正在重塑吉木乃县及周边区域的产业格局,助力本地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在更广阔市场参与竞争。”
吉木乃县充分发挥“边”的优势,以产业发展为依托,在戈壁滩上描绘出一幅宏伟的产业发展蓝图。随着清洁能源项目不断推进,“双市场”效应持续释放,今后,吉木乃县有望成为新能源装备制造与能源开发的新高地,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让“边”的价值在产业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 。
(吉木乃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