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首个人工培育畜牧新品种青格里绒山羊通过国家审定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俊秀)近日,从农业农村部传来喜讯,青河县培育的青格里绒山羊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成功跻身国家畜禽遗传资源新品种行列。这是阿勒泰有史以来第一个人工培育的畜牧新品种,为青河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青格里绒山羊的培育历程长达37年,是科技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结晶。自上世纪80年代起,青河县就以辽宁绒山羊为父本、新疆山羊(北疆型)为母本,运用杂交、回交、横交固定和自群繁育提高等科学方法,开启艰辛的品种培育之路。2005年,该品种经自治区畜牧厅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核,正式命名为“青格里绒山羊” 。此后,青河县持续加大选育力度,不断提升其生产性能。
资料图。
如今,青格里绒山羊群体数量已达8.85万只,中心产区位于青河县。其具有产绒量高、绒细、适应性强、抗寒力高等显著特点。成年公、母羊平均体重分别为52公斤和40公斤,产绒量分别大于500克和350克,绒主体细度平均14.5—15微米,绒长度4.5厘米左右,在全国绒山羊品种中优势突出。
青格里绒山羊不仅绒质优良,肉质也十分鲜美。2024年,绒毛细度在15微米以下的山羊绒平均价格卖到每公斤535元,比普通收购价高20%,最细的山羊绒价格更是高达每公斤1000元;山羊肉每公斤市场价比绵羊肉高20元—30元。
资料图。
近年来,青河县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联合育种+家庭牧场(生态牧场)+农牧民+市场”等创新模式,推动青格里绒山羊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国家绒毛用羊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郑文新说:“青河县对青格里绒山羊的培育,是对我国宝贵畜禽遗传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创新利用,既为毛纺织企业提供了优质原料,也为新疆羊肉品牌拓展了市场,有力促进了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
此次青格里绒山羊成功获批国家畜禽遗传资源新品种,将进一步提升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青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青河县将以此为契机,加强品种保护与开发利用,完善产业发展链条,推动青格里绒山羊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迈进,助力乡村振兴和畜牧业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