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植保无人机科学化控 力促冬小麦起身拔节
四月以来,昌吉市7.17万亩冬小麦进入返青期、起身期田间管理的关键阶段。昌吉市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指导各乡镇农民,抓住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利用植保无人机对全市冬小麦开展喷施科学化控作业,力促冬小麦起身拔节,粮食丰收增产。
近日,昌吉市2025年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冬小麦返青化控飞防现场培训会在昌吉市二六工镇幸福村的小麦高产百亩示范田里举行,昌吉州(市)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专业人员现场为全市各乡镇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现场培训冬小麦返青起身后喷施叶面肥和矮壮素科学化控作业、春灌技术要领,为粮食丰产,种植户增收和粮食安全做好准备。
昌吉市2025年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冬小麦返青化控飞防现场培训会在昌吉市二六工镇幸福村的小麦高产百亩示范田里举行。张圆圆 摄
昌吉市二六工镇植保无人机操作手马明说:“现在操作的植保无人机大疆T70P,单次可拉农药65公斤,作业宽幅可达7—8米,装有4个喷头,物化可达50微米,一天的作业量达1000亩左右,是传统拖拉机的5倍,它可以实现无死角作业,大大提升了作业质量和效果。”
当天,推广中心研究员武建丽在昌吉市二六工镇幸福村种粮大户马金贵的百亩麦田里,指导他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喷施叶面肥和矮壮素科学化控作业,促进冬小麦起身拔节。
昌吉市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武建丽在幸福村种粮大户马金贵的百亩麦田里,指导马金贵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喷施叶面肥和矮壮素科学化控作业。张圆圆 摄
马金贵是村里的种粮大户,2024年,他承包了村里500亩种植地,用于种植与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的九圣禾D1508冬小麦种,采用北斗导航干播湿出+精量播种+节水宽窄行条播技术模式进行播种,采用加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种植管理,当年亩产达到了630公斤,获得了100万元的收入,还拿到了11万元的国家种粮补贴款。今年,他响应国家号召,将制种冬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到660亩,在技术员的指导下,请来镇里的植保无人机操作手,首次对所有的冬小麦开展喷施叶面肥和矮壮素科学化控作业,期盼着能够丰收增产。
马金贵说:“今年共种植660亩的九圣禾D1508,采用两种播种模式,一是等行距,二是宽窄行。现在小麦已经到了返青拔节期,专业人员到地里给我们进行现场指导,进行科学化控。我们会按照要求严格执行,争取秋天有个好收成,多打粮食,多作贡献。”
昌吉市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在麦田里指导农户进行田间管理。张圆圆 摄
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与国家、自治区科研院所的合作,指导种粮企业和种植户种植,推广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科技培育、研发和种植冬小麦新品种。随着小麦生产向着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挺进,通过实施粮食“百千万工程”产能提升,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配套集成的技术应用。大力推广应用北斗导航精量播种、干播湿出、种肥分离、节水宽窄行条播技术、水肥一体化、“一喷三防”科学防治病虫害等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使冬小麦产量和品质逐年提高,面积逐年稳定,粮食安全基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为了力促冬小麦起身拔节,持续增加冬小麦产量,确保粮食安全,昌吉市农业、农技等部门组织70名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10个乡镇,协调安排110架植保无人机、2400公斤矮壮素和420公斤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指导农民开展冬小麦起身拔节,科学化控作业。
(通讯员 成石麟 张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