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微生物制剂研发产业化科企合作项目”启动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马帛宇报道)8月25日,新疆“微生物制剂研发产业化科企合作项目”启动会在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榆泉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举行,项目建成后将填补该领域疆内空白,满足新疆农业生产对相关微生物产品与技术的迫切需求。
“微生物制剂研发产业化科企合作项目”启动会现场。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马帛宇摄
近年来,新疆锚定打造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的战略定位,推动农业增产增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牧产品供给作出重要贡献。同时,新疆农业也面临着土壤盐碱化、病虫害加重等挑战。
自治区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经过40年不懈努力,建成了西北领先的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保藏菌种5000余株,促生、抗病、耐盐等特性的菌剂成果在全疆推广应用面积超千万亩,为该项目启动奠定了技术基础和人才基础。
新疆菌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霍亮介绍,项目所在位置交通便捷,紧邻农产品主产区和物流枢纽,有利于原料运输与产品配送。项目计划2026年4月正式投产,致力于打造集研发、中试、生产于一体的微生物发酵示范基地。
“目前微生物菌剂在新疆主要用于盐碱地改良、棉花秸秆的分解利用以及有机肥、饲料添加等方面。”霍亮说,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新疆乃至西部领先的全自动化农业微生物发酵研发及产品生产基地。生产线将实现全程智能实时调控,并创新采用废气回收、废水农灌的循环经济模式,其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将达到国内先进水准。
该项目由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以技术入股方式持股20%,创新采用“技术入股”和“同股不同权”的模式,打通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让科研成果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自治区农科院、新疆菌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研发基地通过深度融合后,会将菌种本土化、技术本地化,有效解决相关微生物产品在新疆“水土不服”的难题。同时破解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在产品应用中获得经济和生态效益,为新疆粮食和食品加工、绿色畜牧产品和优质果蔬产业集群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