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战略定位 推动高质量发展
【牢记殷殷嘱托 建设美丽新疆】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高峰
莽莽边疆,冉冉腾升。
2023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自治区和兵团工作汇报时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面临新机遇,要有新作为。
自治区上下牢记总书记嘱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锚定中央赋予新疆的“五大战略定位”,自觉把新疆工作放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谋划,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放眼天山南北,铁流滚滚打通亚欧黄金通道,绿色电力送至千家万户,田畴沃野孕育甜美瓜果……新疆加快构建具有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水平推进对外开放,紧贴民生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产业兴旺
实力能力双提升
新疆地域辽阔,物产富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构建体现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6月10日,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送电。这条“电力高速”,是“疆电外送”第三通道,仅用7毫秒就能把新疆电送至重庆。
能源空中走,电送全中国。上半年,新疆累计外送电量613.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7%。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207.87亿千瓦时,占总外送电量的三成以上。
强劲的外送能力,得益于能源供给体系的持续升级。截至今年上半年,新疆电网总装机容量攀升至2.19亿千瓦,同比增长38.42%。新能源装机量达1.28亿千瓦,同比增长68.67%,新疆能源绿色底色日益鲜明。
以疆电外送量和电网装机容量快速增长为代表,新疆资源优势展现出巨大开发潜力。
油气产量快速增加,2024年新疆油气产量当量6664万吨,连续四年居全国第一;煤炭先进产能加快释放,2024年原煤产量达5.41亿吨,保供全国能力不断增强,今年入夏以来,铁路部门疆煤外运量日均达25.25万吨;战略性矿产资源加速勘探开发,形成大型资源基地6处。
8月上旬,嘉兴悦好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月好签下4亿元的新梅购销大单:“从2020年至今,我们的采购量每年翻倍增长,消费者对伽师新梅赞不绝口。”
这个夏天,新疆“果盘”端上全国餐桌。
新疆水土光热条件得天独厚,生产的粮食、瓜果、畜产品、水产品品质优异,深受全国消费者青睐。
今年以来,新疆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持续开展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夏粮实现稳产丰收。全区夏粮播种面积1662.1万亩,总产量(预计)达684万吨,稳居全国第六位,彰显了新疆“西部粮仓”的战略地位。
特色优势产业加速发展,提升了新疆作为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和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的保供能力,也提升了新疆自身经济实力。上半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9846.4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在去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大关的基础上继续较快增长。具有强大韧性和活力的新疆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基础愈加坚实。
开放枢纽
共建“一带一路”成效显
在阿拉山口铁路综合查验场,一列中欧(中亚)班列,仅用20分钟就能完成查验驶出国门,这是中欧(中亚)班列扩能提效的缩影。
截至7月27日,今年阿拉山口、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超过1万列。目前,过境新疆的中欧(中亚)班列数量在全国占比超半数,越来越多的商品从新疆进入中亚、欧洲市场。
新疆与8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5700多公里,是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从实际出发抓好对外开放工作,加快“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使新疆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4月17日,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航站区启用,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跃上新台阶;去年底,中吉乌铁路项目启动,这条从喀什出发的铁路建成后将是中国到欧洲、中东的最短货运路线……新疆把设施联通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大力推进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网络建设,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道路通,贸易畅。
今年前7月,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32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3%。自2022年起,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连续三年每年迈上一个千亿元台阶,去年达4351.1亿元,同比增长21.8%,增速居全国第三位。
把货物运出去,把产业留下来。
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来自广东、山东、浙江等地的汽车零配件、空调、冰箱等货物搭乘新疆“天山号”多式联运品牌班列走向世界。通过实施“集货、建园、聚产业、强物流”措施,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货物集散效率显著提升,正实现从“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的转型。
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对外开放平台,推动新疆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发展。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三个片区围绕简化通关程序、协调相关规定、改善基础设施等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2024年,129项改革任务全面铺开,形成省级制度创新成果和典型案例35个,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蹄疾步稳,稳步推进。
东联西出,产业集聚,辐射周边。
立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搭建起的国际经济合作平台,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统筹深化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和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中国新疆正与周边国家深化全方位合作,加强各领域交流,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保障民生
汇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合力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工作力度。
新疆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今年上半年,新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391.4亿元,同比增长12%。与此同时,上半年全区民生支出2699.8亿元,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9%,民生含量不断提升。
每天早晨,乌恰县黑孜苇乡康什维尔村村民古丽买买提·艾萨都要煮奶茶,走进厨房,打开天然气,不一会儿,奶茶壶里就飘出浓郁香气。
今年,自治区大力实施“十件民生实事”,其中包括实施南北疆天然气利民管道扩建二期工程。各族群众告别“柴煤时代”,迈入“天然气时代”。
产业兴则百业兴,百业兴则就业旺。新疆产业蓬勃发展为各族群众打开增收大门。
在喀什古城手工艺品巴扎一条街上开铜器店的麦麦提热夏提·买买提依明,旅游旺季时月收入可达七八万元。
新疆全力打造“新疆是个好地方”品牌,深入实施旅游兴疆战略。上半年,新疆累计接待游客超1.3亿人次,吃上“旅游饭”的各族群众收入节节攀高。
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萨尔阔布村村民叶尔扎提·木哈买尔参加培训考取职业技能证书后,被伊犁富丽达肥业有限公司录用,每月工资近5000元。
新疆始终将就业置于重要位置,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帮扶支持企业稳定岗位,保持就业形势稳定。近两年,新疆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均在48万人以上,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新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质量和成色稳步提升。
7月13日,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这个巨大的“能量环”,将使南疆最大供电能力提升80万千瓦—100万千瓦,新能源接纳能力新增800万千瓦,照亮当地发展新图景。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发展更好增进团结、凝聚人心,新疆发展的成果正在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人民。
天山脚下浪潮涌,丝路新篇正铺展。肩负时代使命的新疆,正以产业之基夯实底气,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以民生之暖凝聚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步履铿锵,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