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十余年 红旗坡这家合作社种出8000亩好苹果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陈疆林
“看着红旗坡的果树越来越绿,我们果农的钱包越来越鼓,我更坚信好生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8月16日,在阿克苏市红旗坡片区,阿克苏地区丰庆园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杜民超站在连片的苹果园里,望着枝头上饱满的果实,对记者感慨地说。
8月16日,阿克苏地区丰庆园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果园里展示的早熟苹果。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陈疆林摄
2007年,河南人杜民超来到了红旗坡。看到戈壁上风沙肆虐,不少一同前来的人打了退堂鼓。但杜民超却从这片土地里看到了希望,“这里有天山雪水灌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种苹果。当地人能在荒漠种出防护林,我们为啥不能种出好苹果?” 带着这份信念,杜民超留了下来。
2014年,他牵头成立阿克苏地区丰庆园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最初几户农户的“小打小闹”,逐步发展到如今已有72名社员的合作社。
十几年来,合作社将生态理念贯穿果园管理全过程:为改善土壤肥力,社员们一锹一锹挖深沟,每年每亩地施入2吨多有机肥,让贫瘠戈壁土地逐渐变得肥沃;修剪枝条时,工作人员围着每棵树反复调整,确保枝条通风透光;除草环节尽量减少除草剂的使用,宁愿多雇人清理,守护土壤微生物生态。
杜民超介绍,在病虫害防治上,合作社采用诱虫灯、性诱剂,还在果园投放瓢虫、草蛉等益虫,构建“以虫治虫”的生态防控体系。为保证苹果品质,严格执行疏花疏果标准,每根枝条仅保留2至3个果实,让养分集中供给优质果。
针对红旗坡夏季易遭冰雹灾害的问题,合作社更是投入5600多万元,为8000亩果园全覆盖安装防雹网。此外,果园还配备视频监测系统,通过手机即可实时掌握果树生长情况,实现精准浇水、施肥。
生态投入终有回报。如今合作社的8000亩苹果园,已从昔日戈壁荒滩蜕变为“绿色海洋”。春天,苹果花竞相绽放,香气沁人;秋天,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果香四溢。2024年,核心示范园亩产超3吨,其中商品果占比达90%以上。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合作社还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新疆红旗坡农牧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带动下,将技术与经验分享给周边果农,帮助农户亩均增收1600元。每年果园修剪、疏花、采摘等环节,还能提供2万多人次就业,让附近乡亲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不少外出务工青年也纷纷返乡投身苹果种植。
谈及未来,杜民超充满信心:“我们计划一方面联合塔里木大学专家,学习推广矮化密植技术,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实现节水节地;另一方面打造果园研学和采摘游项目,让更多人走进红旗坡,感受戈壁变绿洲的奇迹,品尝生态苹果的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