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村能人,带动3000多位村民就业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白素君
8月21日,温泉县查干屯格乡查干苏木村村民韦宗海和工人们正忙着给玉米装袋,两名收购商专程来到现场,和他谈着今年玉米收购事宜。今年,韦宗海不仅扩大了玉米种植规模,还引入了新品种。
“我最大的心愿是带领村民一起致富,想实现这个愿望,只有不断学习,提升本领。”韦宗海说,今年,他和团队成员承包的土地已经覆盖6个村,面积达3万亩。
8月21日,韦宗海(左)和工人们一起把玉米装袋。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白素君摄
在韦宗海的玉米种植基地,连片的玉米颗粒饱满,不远处的烘干厂里,机器发出轰鸣声,工人们来回穿梭,有的忙着搬运谷物,有的专注查看监控上的烘干参数。
韦宗海说,他从1995年开始跟着父母学习种地,当时,种植模式十分单一,从播种、浇水、收割到各项田间管理,全靠人工完成。由于缺乏科学种植方法和高效管理手段,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收入却十分有限。
2010年,他找到村里的种植大户,商议联合承包土地,共同抱团发展。6位村民积极响应加入,他们多方筹集资金,共同承包了4000亩土地。
此后几年,韦宗海一边种植一边通过改良土壤、科学施肥等举措提升土壤质量,很快实现了盈利。
2015年,韦宗海用赚来的钱创办了一家滴灌带加工厂,生意不错。两年后,他投资1200万元,成立了温泉县农祥种植专业合作社。
村民们陆续加入合作社。2021年,他又在村里吸纳了几名合伙人,成立了温泉县金秋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并同步建成玉米烘干厂。
8月21日,韦宗海(中)和村里的种植户查看玉米长势。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白素君摄
村民巴音·贷里格尔家原本有30亩地,他把土地承包给合作社,自己到玉米烘干厂上班,每月不仅有8000元工资,年底还能获得分红,一年收入超10万元。
“前两年,我在玉米烘干厂开挖掘机,现在,已经当上了厂长,成为了公司的股东。”村民王承徙说,他一年能赚六七十万元。
2023年,韦宗海又有了新想法,他与公司成员及村民共同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和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构建起“合作社+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种植、生产、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
各个环节协同运作,业务规模每年持续扩大,不仅为该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周边村民也前来合作社及加工厂务工。“我们种植的小麦和玉米已经实现了现代化作业,产出的粮食作物主要销往四川。下一步,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和养殖规模,通过不断完善产业链,规范公司运营管理,让更多村民的口袋鼓起来。”韦宗海说。
温泉县查干屯格乡查干苏木村党支部书记李卫东说,目前,韦宗海这种抱团发展的模式已经带动3000多位村民就业,提高了村民收入,激活了村里的产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