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拉山村蝶变记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杜建辉
10月12日,秋阳洒满焉耆回族自治县七个星镇霍拉山村,游客沿观光栈道悠然徒步,欣赏古村美景;村道上,刚出炉的富硒馕香气四溢,店主伊卜拉伊木·尤努斯忙着招呼客人,手机支付提示音不断响起。谁能想到,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如今已蜕变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量超180万人次。
霍拉山村有霍拉山佛寺遗址、大小泉沟、草原等多处旅游景点及资源,周边还分布着七个星佛寺遗址、开都河风光等文化与自然资源。2017年,霍拉山村提出打造丝路古村发展旅游产业的思路,对大泉沟、小泉沟景区展开改造升级,修建了游客服务中心和生态停车场,曾经泥泞的山间小路,如今变成了平整的观光栈道。“环境好了,游客才愿意来、留得住。”霍拉山村党支部书记艾尼完·米吉提说。
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产业发展铺就了快车道。霍拉山村依托资源优势,引入企业投资2亿元,打造集生态康养、文创休闲、夜游度假于一体的旅游环线。儿童乐园、恐龙大世界等游乐项目更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霍拉山村还组建了“石榴籽”文艺小分队,每逢节假日便为游客表演民族歌舞,年均开展文化活动150场次。“我的农家乐旺季月营业额超4万元。”伊卜拉伊木·尤努斯高兴地说。
游客在霍拉山景区游玩。杨志荣摄
产业发展中,霍拉山村推行“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引进企业流转土地建成休闲采摘园,种植小白杏、珍珠油杏等5万棵特色果树,既让游客体验农耕乐趣,又为村民拓宽了增收渠道。村民多力坤·托合提便是受益者,“12亩地流转年收入9600元,在景区当绿化员,家里养牛羊还能赚1万多元,现在1年的收入顶过去好几年。”目前,全村13家农家乐、民宿户均年收入达8万元,电商服务站销售的富硒馕、土鸡蛋等特产销往全国各地。
霍拉山村还开发了丝路骆驼玩偶、西游芦苇画等文创产品,因兼具文化感与实用性,深受游客喜爱。为提升服务质量,霍拉山村还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岗,游客满意度高达99.62%。2025年7月,霍拉山村蝉联“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文明新风与文旅发展同频共振,让村庄既有颜值又有内涵。
新疆霍拉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东说,“下一步,我们还要建温泉酒店和丝路文化博物馆,让霍拉山村成为当地文旅的金字招牌,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